关于加强课程思政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意见》(教高〔2020〕3号)、《福建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师委宣〔2019〕11号)相关要求,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领会课程思政建设内涵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课程思政要求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其核心是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二、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内涵,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强课程思政元素提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情操、精神追求、科学思维等教育融入所授课程的课堂教学各环节,特别是深挖校史和“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红色资源。课程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时,切不可生搬硬套,也不可标签式说教,要确保其与知识点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相关性、契合性和紧密性;更不可盲目地为了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分强调而忽略了课程的知识传授。
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任务与育人重点指引表
课程门类 | 核心任务 | 育人重点 |
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 |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尚情操、健全人格。 |
理工类课程 | 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精神 | 强化对学生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科技强国的责任担当、科学严谨的专业精神、探索真知的优秀品质和勇于创新创业的意识,形成与人分享、团队协作等行为习惯。 |
文化艺术类课程 | 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鼓励学生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情用心用功抒写人民,以精品奉献人民,为时代画像、为时代讴歌、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
师范类课程 | 强化师德师风教育 | 注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积极的从教意愿、爱教乐教的教育情怀,使学生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
四、工作要求
1.修订福建师范大学教学大纲(2021年4月9日前完成)(模板仅供参考,可在原教学大纲上修改)。
3.本学期始,开始使用最新修订教学手册。(本学期末完成)。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各教学单位需高度重视,认真执行,教务处将定期进行检查。
附件: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2.福建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
3.福建师范大学教学大纲(仅供参考)
4.专项工作自查汇总表
5.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学手册
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
2021年3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