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教〔2011〕 38 号
根据《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闽师教〔2007〕42号)精神,进一步落实我校质量工程“申报-建设-评价-示范全程监控”计划,推动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再上新水平,2011年1月,学校组织校内外有关专家对我校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等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或复查。现将检查结果公布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对1个国家级、4个省级、5个校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13个省级、6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门校级精品课程进行中期检查,以及对2009年度未通过中期检查的1个特色专业和22门精品课程进行复查。从检查和复查的结果来看,总体情况良好。具体如下:
10个教学团队中,“优秀”的有5个,“合格”的有5个,各占50%。
2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优秀”的有9个,占42.9%;“合格”的有12个,占57.1%。
15门精品课程均为“合格”,合格率为100%。
此外,在对22门精品课程进行复查中,“优秀”的有7门,占31.8%;“合格”的有14门,占63.6%;另1门在建设过程中,因资源整合,被纳入另1门省级精品课程。此外,复查的1个特色专业为“合格”。
总体而言,在对68个项目进行检查或复查中,优秀的有21个,占30.9%;“合格”的有47个,占69.1%(详细情况见附件)。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建设的思路更加明确。各项目负责人基本上能够较好地执行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填报《项目建设任务书》,并根据规定的建设年限,对项目建设目标、实施方案、进度安排等进行详细规划,使得绝大多数项目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楚、准确。同时,按照项目建设的规划,完成相应的预期成果,确保项目研究的成果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是阶段性成果较为明显。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因为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的目标,基本突出了教学项目的特点和特色,并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师执教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以及本科教学和教师科研方面都培育了一批优秀成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这些成果中有些理念较为先进,构思精细,更加注重实践,创新性强,初步发挥了引领、带动、辐射、示范作用。
三是经费的使用情况良好。各项目在经费使用上,基本按照学校规定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统一项目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按在每个项目的所划分的业务费、设备费、维修费、培养费等八大类的开支范围和使用标准进行开支。主要用于开发优质教学资源、设备与软件购置、成果出版、外出调研、教学录像的制作与上网、教师进修和支持学生实践等,市内交通、办公耗材、加班补贴等方面的经费一般不超过总额的7%,有效地确保了好钢用在刀刃上。
四是不合格项目整改到位。针对2009年度未通过中期检查的1个特色专业和22门精品课程,暂停下拨了后续30%的项目建设经费,要求各学院重点关注这些项目建设,并要求各项目负责人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限期整改,同时还规定在下一次复查中,仍然达不到合格要求的,将中止该项目的建设经费,并取消相应的岗位设置。为此,各项目负责人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如及时更新精品课程网站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强化项目的管理和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此次复查的结果来看,各学院及项目负责人所采取的措施是积极有效的,23个项目全部“合格”,并有7个项目为“优秀”。
三、存在的不足
我校质量工程项目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中期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学院对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认识不到位。通过项目建设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开展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个别学院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项目建设过程缺乏有力管理,保障措施还不够到位,以及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较少的情况依然存在,导致个别项目建设力度不大,成效不够明显。
(二)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在实施质量工程中,个别项目仍然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例如,在精品课程网站检查中发现,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十分滞后,基本没有进行网络视频教学,网上教学资源更新较慢,教学录像不够全面,网上师生互动较少,以及网上资源使用率不高等。
(三)项目建设缺乏可持续性。由于个别项目负责人调离我校或退休等其他特殊情况无法进行继续建设的,学院往往未能及时安排其他相关教师作为负责人,或者所安排的教师对承担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使得项目建设出现停滞现象,无法持续发展。还有个别教学团队没有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导致队伍建设出现断层现象,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质量。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有的项目缺乏对资源进行相互的整合,难以实现合理、有效、科学的利用项目建设的资源。同时,在项目建设成果方面,还有待于总结、提炼、推广;在发挥项目建设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努力的方向
今后,我校质量工程建设的主要思路是“保持、巩固、提升”,即继续保持我校质量工程建设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巩固已有国家级、省级、校级立项项目的建设成果,提升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使之真正为我校的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将坚持发展项目数量与提升项目质量相统一,坚持项目内涵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相统一,坚持服务教学改革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相统一。
希望各学院从思想上重视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加大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监控,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广建设成果,把质量工程建设中的改革与创新思路、举措和成效反映到本科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反映到教学第一线中,尤其是要反映到人才培养质量上,确保广大师生都能因为学校实施了质量工程而受益,共享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附件:福建师范大学部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期检查(复查)结果
福建师范大学部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期检查(复查)结果.doc
二○
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