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教〔2013〕39号
各学院:
一、评估过程
二、具体情况
1.专业目标定位方面。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明确,符合学校总体规划和办学思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定位准确,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可行,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基本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各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专业优势,具体体现在:教学模式的改革、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的开放性办学,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但个别专业的特色还不够鲜明,在专业规划和专业建设上,缺乏新颖性和独特性;在专业特色的归纳和提炼上,还不够深入。
除此之外,有专家指出,在我校理工科专业中,有4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相关,但是分散在3个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学院、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不利于教学资源共享和进一步做大做强。
2.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各专业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提升本专业教师整体水平。总体上看,各专业教师队伍的学历和职称均有所提高。但一些传统学科专业和新兴学科专业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学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较为合理,教师学科专业背景与本专业较为吻合,承担各级各类教学与科研项目,教学科研水平高、成果突出,而新兴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却相对薄弱。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特别是对工科类专业教师要强调工程实践经历。
3.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面。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对理工科专业的投入力度,不断推动各专业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在评估中,专家除了对个别专业提出增加实验室设备台套数、建立校内工程实训中心建议外,对其他实验室建设给予较高的评价。不过专家也指出,虽然目前我校实践教学平台较为完整,但是个别专业在实验室资源利用上,缺乏相互整合,合理使用,共享度不高。比如,原来一个学院分成多个学院后,实验室设备的使用需要进行重新规划。
4.教师课堂教学方面。专家随机对40名教师随堂听课后分析,我校教师整体素质良好,绝大多数教师讲课有热情、富有感染力,精神饱满。对课程内容较为娴熟,能够深入浅出、简练准确、重点突出地阐述相关问题。在40名教师中,专家总体评价为“优”的有26个,占65%;“良”的有13个,占32.5%;“中”的有1个,占2.5%。专家在听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个别教师坐着上课,课堂上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照着课件讲授,过分依赖课件,没有板书,课堂教学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档案管理方面。多数专业能够按照有关要求做好教学档案的管理,在学生毕业论文、试卷等的归档方面较为规范,各专业能够根据本次专业评估的指标和主要观测点提供相关的支撑材料。但是,有专家指出,目前我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层次不高,主要还是以传统档案管理为主,缺乏信息化管理。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平台建设,加快教学资源信息化进程和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比如,通过数据库形式,建立完整的试卷库、教学大纲、课程库等,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档案管理机制。
6.毕业论文(设计)方面。各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基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除了个别的选题较为简单外,绝大多数选题难易恰当,且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基本上做到一人一题。开题、写作格式、中期检查、评阅、答辩较为规范,材料比较完整。但一些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安排时间过短,工作量没法保证;个别论文(设计)字数偏少,质量不高,内容缺少能够体现学生自己设计或研究成果;一些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资料有限,特别是外文资料的参考少。专家建议,一方面,要保证学生有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足够时间;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和外文应用能力的训练,同时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结合指导教师已有研究成果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三、整改与激励措施
1.各专业要根据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结合专家小组反馈的意见,以及专业评估专家组考察结论建议表,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整改,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抓好教风学风建设。
2.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关专业要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适当增加购置实验室设备的经费,确保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有足够的设置台套数。同时,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工科专业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
3.教务处针对专业评估专家指出我校个别专业在归属学院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调研了其他兄弟院校相关专业设置归属情况,召开专业调整与建设的研讨会,进行了专题讨论,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4.努力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一是要求学院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毕业论文(设计)与考研、就业之间的矛盾;二是要求各学院严格按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做好毕业论文(设计)量上的规定,确保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投入,同时在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文科不少于8周、理工科不少于14周的前提下,适当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时间提前至第七学期;三是把好选题关,避免出现选题过大过空现象,并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设计)与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进行有机结合,提升研究价值,同时适当提高设计类选题比例;四是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引进“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预防学术不端行为,并切实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中期检查和总结工作,了解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指导和支持。
5.教务处将评估结果作为招生预警的重要依据,适时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完善专业发展良性竞争机制,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6.对本次接受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专业,即:心理学、生物科学、物理学、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理科学(含基地)、生态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9个专业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教学改革项目等给予优先推荐,并按有关文件规定给予2万元奖励。
请各专业于
教务处
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 2013年6月2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