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个性化培养周”期间,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深入闽西地区开展以“红土铸魂承百载,青山客韵醉岩城”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
在长汀八喜馆内,师生共同参与非遗活化项目,在互动中直抵客家生命文化内核。在大夫第古厝中同学们凝神观察“九厅十八井”格局与榫卯工艺并步行至木工传习所,学习客家榫卯工艺。随后,师生以“行走的思政课”为主题展开研讨,结合专业知识探讨文化助力县域振兴方案,共议文化传承与青年使命。
瞿秋白纪念馆内,师生驻足于《多余的话》泛黄手稿前,从“为大家开辟光明之路”的绝笔中感悟马克思主义者的赤诚信仰。古田会议旧址中,一场“生动的思政课”悄然展开——讲解员以松柏为喻,剖析“思想建党”的根系力量,同学们纷纷表示那些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仿佛呈现在眼前,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辉煌。
文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每年组织师生队伍深入八闽大地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体悟新时代伟大变革,围绕“大思政”“红色教育”等主题,提升个性化培养周实践课堂教学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为培育兼具文化使命感与产业创新力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