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完整的高校图书馆的体系结构,加深专业认同感,11月17日,社会历史学院黄珊老师带领图书馆学专业同学到仓山校区图书馆进行职业体验活动。
在活动现场,同学们体验了帮助读者们借还书籍的过程,掌握了图书馆流通借阅的最基本流程。在馆员的介绍中,大家了解到随着自助借阅机在各大图书馆的普及,人工借还现在主要用于珍贵文献、古籍的外借方面。
在信息技术部,大家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图书馆员毕业于物理学专业。她告诉同学们,信息技术部不只是负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当下的体温检测机、最早图书馆建立局域网时网线的制作、24小时书房的设计布局都是由信息技术部负责。这也就意味着,图书馆员不仅需要有文科头脑、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还要通晓技术。同学们深刻地意识到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运营管理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因此在大学学习中不可轻视“高数”、“计算机网络”等看似与图书馆专业无关的课程,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图林人。
在古籍部,同学们参观民国时期的馆藏,回顾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还观摩了图书馆员修复古籍的过程,看到一本本早已无法翻动页面的珍贵古籍重获新生,大家为馆员的巧手和匠心所深深折服。
通过此次线下实践体验,同学们对图书馆不同部门的具体职能分工有了初步了解,对未来的图书馆工作充满期待与向往。同时,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唯有只争朝夕,才能未来可期,不负韶华!
(社会历史学院)